2018-03-06 10:39
33岁的王小姐因体检发现腹部有个肿块,检查后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肿瘤,而是危险性极高的胰头肿瘤,且体积已经非常大,不但有癌变的可能,还随时危及生命。只有手术是唯一的解决方法,但王小姐跑了不少医院,却只收到“不能手术”的生命判决书。今年二月底,王小姐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中心终于获得了希望!
23年前的疏忽让肿瘤与她一起“成长”
王小姐在10岁时和小伙伴玩耍打闹不慎被击中上腹,当时去医院做了B超检查,显示上腹部有一块血肿。后来又进行复查显示血肿内钙化,大小约4厘米x4厘米,不过由于没有任何症状,并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
然而,这个所谓的“血肿”,极有可能是好发于年轻女性的实性假乳头瘤,发病年龄一般在十几岁至二十岁左右。“这种胰腺肿瘤多为良性,手术可以治愈,长期生长却极有可能癌变,危及生命。”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长、胰腺外科主任医师沈柏用介绍。
二十多年来,这枚肿瘤在王小姐的身体里慢慢生长,并没有引起特别的症状,由于平时疏于体检也没有发现它的存在,直到近期的一次体检发现腹部有肿块才到医院就诊。这一次,经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她在胰腺的胰头位置有一枚尺寸约10.4厘米x12.1厘米x7.2厘米大小的肿瘤,这样硕大的胰头肿瘤实属罕见。
“横卧于腹后壁的胰腺是一个长条状腺体,长约14至18厘米,重量大约只有65至75克,一般直径3至4厘米的胰腺肿瘤就会引起腹胀、恶心、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沈柏用解释,且随着肿瘤不断增大,逐步会压迫胆管,造成梗阻性黄疸,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因此,胰头肿瘤一般发现较早,像王小姐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
肿瘤大过“火龙果”,6.5小时成功摘除
3月1日早8时半,这台超高难度的胰头肿瘤手术正式开始。手术的巨大风险显而易见:一方面肿瘤与周围脏器的重要血管已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稍有不慎造成大出血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另一方面,手术必须保住这些重要的血管,否则就会造成脏器坏死,即便是肿瘤被摘除,患者的生存期也会很短。为此,瑞金胰腺中心团队不仅做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方案,并且调配了6毫米细的人造血管,用来为患者进行重要血管的修复。手术中还有各种突发的情况可能出现,但是高难度对于这个团队来说并不意味着不可能。
手术由擅闯“手术禁区”的沈柏用主刀。开腹后,他发现这枚肿瘤体积比患者入院前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更大,且已经存在部分癌变迹象,晚一步癌细胞极有可能扩散。更麻烦的是,肠系膜上静脉与肿瘤紧密地生长在一起,摘除肿瘤后血管存在10厘米缺损,需要迅速修补,否则小肠会坏死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同时,紧贴肠系膜的动脉压力非常高,稍有不慎血液将会在四分钟内“跑光”,造成患者失去生命;手术还涉及多个器官的摘除及修复。
重重难关最终被突破,沈柏用与团队一起将肿瘤成功摘除,将6毫米细的人工血管对肠系膜上静脉10厘米的缺损进行了修补,并切除了患者受到肿瘤侵害的三分之一胃部、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及胰头,重建了胰腺和小肠,手术历时约6.5小时,比预期提前完成。
这枚16厘米x12厘米x10厘米大小,重达600克的肿瘤被迅速送往病理科进行冰冻切片,初步病理结果显示与术中判断一致,这是一枚潜在恶性的实性假乳头瘤,及时的手术为年轻的生命赢得了希望。
目前,患者术后一切平稳,正在胰腺中心病房进行康复。据悉,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报道过体积如此巨大的胰头部肿瘤。沈柏用表示,大部分胰腺肿瘤发病比较隐匿、进程快,平时要重视体检及CT检查,发现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文/李晨 黄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