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主页
关注我们
微官网
扫描关注
服务号

媒体视点

[劳动报]我欣慰,用自己的知识救治了很多病人

发布者: 瑞金宣传科 发布时间: 2018-08-27  

    袁克俭是个和瑞金医院特别有缘的人:1953年在医院的8号楼出生;1978年上海市试办研究生班毕业,成为烧伤科医生;2005年担任副院长,办公就在8号楼……出生在瑞金,成长在瑞金,奉献在瑞金。如今,从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岗位退休后,他坚持初心,在烧伤科当着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好指挥:战斗在应急医疗第一线

  袁克俭最欣慰的是,在自己的从医生涯中,用自己的知识,抢救了很多病人,挽救了很多家庭;在领导岗位上,协调了资源,抢救了很多病人,挽救了很多家庭。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非典、上海世博会、上海第一次医疗急救空中救护……担任瑞金医院副院长期间,上海的应急医疗、重大医疗中,都留下了袁克俭在第一线指挥的身影。总指挥、总调度,他代表瑞金发出的权威声音,让人们的心安定下来,也展现了瑞金医生救死扶伤的形象。

  汶川地震后筹建都江堰医疗中心,袁克俭两年去了25次,每次出发前,他都事前做足功课,带领医疗队在最短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任务。从早期重建的急救治疗,到以心血管、感染科为主的救助,建院的人员进驻,现场医疗秩序等管理业务多层次培训,开设专家讲课,提升整体医疗能力和服务等。瑞金医疗队精准到位的服务,成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响当当的医疗品牌。

  在上海,袁克俭的日常工作也离不开“抢救”两字,职业生涯里永远是争分夺秒的节奏———

  20125月,市公安局出动一架警用直升机,从浙江省舟山医院成功救助一名突发气体爆燃而致大面积烧伤的危重病人送至上海瑞金医院。瑞金医院副院长、烧伤科专家袁克俭率领10多位急救人员,赶到22层顶楼直升机停机坪,抢救在前往烧伤科的路上迅即展开。20119月,轨交10号线追尾事故中,全市医疗力量全力救治伤员,袁克俭代表瑞金医院宣布,医院已经先后启动了急诊和创伤骨科两套应急预案。20134月,本市启动流感流行三级防控应急预案后,袁克俭向媒体介绍,已部署应对H7N9禽流感方案,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作为一个好指挥,袁克俭还在基本医疗中发挥着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他担任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医管处处长后,调研了二医大全部附属医院,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质量专业管理委员会,之后发展成立了医疗条线中10多个专业管理委员会;帮助附属医院完善医疗工作督导规范;2009年起参与在上海首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为2015年该项培训在全国推广做出示范。

 

  好医生:对烧伤专业的热与爱

  要在瑞金医院当好一名应急指挥员,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位热爱医学、德高术精的好医生。  袁克俭从医42年来,始终铭记着导师史济湘教授的那段“热与爱”———1976年初,袁克俭来到史老师办公室,进门就见老师靠在太师椅上,眼神似看非看,语气不紧不慢地问他:“你对这个专业有什么看法?”他马上回答:“我很热爱这个专业。”老师说:“不对,你还没有热起来,怎么爱起来?”老师启发学生:“对工作要有感觉,要有接近的过程。”几十年过去了,袁克俭在瑞金医院指挥过无数次应急医疗,调度过无数次高端医疗、基本医疗,但在烧伤治疗领域,他始终保持初心,铭记着老师的教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瑞金医院烧伤科因成功抢救邱财康闻名全国。袁克俭进入烧伤科后,师从当年抢救小组的史济湘、杨之骏、许伟石等。袁克俭说:“我很崇拜导师们,从他们身上永远都能感受到对患者深切的关爱,对广博临床知识的探索。”他描述了当年学本事的日子:因专业治疗需要,当时还没有比较好的生物辅料,就以猪皮作为覆盖创面的生物辅料。病人家属把猪买来,我们就负责给猪短时的饲养,手术当天一早就到医院烧水、杀猪、剥皮,接着赶紧回到病房给病人喂饭、端屎端尿,因为要观察病人的饭量,了解大小便的量、色和性质,只有掌握病人尽量多的信息,在查房时才能给出针对性的治疗。

  对病人天使般的呵护,也是对医生魔鬼般的训练,严师带教出来的袁克俭,练就了烧伤科医生的一身真本事:气管切开,3分钟搞定;给病人换药又仔细又快;在手术室里,年轻医生惊叹他的绝活,护士则喜欢和他搭班,因为他不仅手术做得漂亮,还顺手把整理手术器械等杂活都干了。凝聚了对烧伤专业40多年的热与爱,袁克俭始终没有离开过烧伤科一线,他有着一种自豪感:“病人的生命、家庭的命运握在我们的手里啊!”

  从副院长岗位退下来后,袁克俭呆在病房里的时间长了,给病人换药已是每天的功课。只见他利索地从换药车上取出一卷纱布,蘸上磺胺嘧啶银膏,双手用力反复揉搓,“把药物充分、均匀地揉到纱布里,才能充分发挥药效。”袁克俭告诉记者,处理好烧伤病人的创面要仔细,要会观察,要合理用药,讲究的是疗程和疗效的有机结合。瑞金收治的烧伤病人,70%来自外地,其中农民工居多。袁克俭总是对组里的医生们说,用药的时候要将心比心,一个原则: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不需要用的,坚决不用;必须用的药,想尽办法用。真正的好医生,考虑的首先应该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医疗疗程、降低医疗成本。

  袁克俭收到过很多感谢信,他最难忘的是题为“见义勇为,医术高超”的那个匾。这是一位《51号兵站》里的原型人物,请书法家写就送来的:“瑞金医院袁克俭副院长在协助治疗96岁高龄老翁所患‘起搏器囊袋感染症’中,敢于突破高龄风险,勇于实施手术清创,从而彻底清除感染组织,处理好残留导线,使手术切口得到平整而良好的愈合,使长久未愈的伤口得以治愈。袁院长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我们感激他,并以此为颂。”

  穿了一辈子白大褂,著名烧伤科专家袁克俭认为,一个好医生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有进取心,愿意不断学习;有责任心,会动脑筋把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用在病人身上;有同情心,了解“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挽救或者击垮一个家庭”。他说,烧伤科医生干的是脑力加体力活,时间上加倍付出,待遇也不高,要有奉献精神。但当病人痊愈时,看到他们真诚感激的眼神和笑容,我很有成就感。

  同事们说,袁克俭是被管理耽误的好医生。这么多年,他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做临床、完成课题,其中卫生部课题“冬眠疗法在烧伤休克中应用”、“应激在严重烧伤早期脓毒血症发病中的作用”等,对探索和研究冬眠疗法在烧伤治疗中的作用作了深入探讨。问他为什么要坚持做临床?他回答:在管理中经常在一线工作,可以了解更多的情况,尤其自己是分管业务的,对自己的决策、对管理都有帮助。

 

  好管家:捕捉机会让患者满意职工幸福

  在“瑞金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的职责范围里,有着很多内容:全院17个医疗部门,3000多名医护人员,基本医疗、应急医疗的调度、特需医疗……繁重的工作并没有把袁克俭压得喘不过气来,相反,这位从医42年、从事管理工作20年的医疗事务“大总管”,捕捉到了更多为患者服务的机会。他认为,医院必须在管理上做好文章,通过资源重新整合,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看病难”。于是,在他当副院长的9年时间里,瑞金医院有了很多变化———

  开出了“便民门诊”,专门服务诊断明确、仅需要配药的病患,以此分流门诊人数。推出胃病、心血管病等14个“专病门诊”,只收普通门诊的挂号费。5年后,专病门诊扩展到150多个,又从中挑出15个广受好评的推出首批“特色专病门诊”,分别由24名主治及以上的诊疗医生组成专家组,挂号费与普通门诊相同。聚力门诊布局,调整科室楼层,缓解电梯拥堵;扩大预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医务流程、会诊流程,优化体检流程等。盘活了医院资源,最终得实惠的是病人。数据显示,病人从挂号到就诊的平均等待时间由90分钟减至30分钟。

  袁克俭聚焦制度抓规范,重视职能部门干部培训。他抓病史质量,撂下狠话“要对得起瑞金医院‘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推出“夜院长”制;加强对科护士长岗位职责的调整……

  有严也有爱,润物细无声。袁克俭尽管忙得不着家,但他总想着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医生们说:“我们下手术后,还能吃到热饭热菜,暖心暖胃。”职工们说:“忙了一天,下班后能带点菜回去,省心省力。”让管理有温度,袁院长做得够细腻。

文/唐敏


 
  医院公告
 
诊间多媒体信息屏统一管理项目成交公示
堡垒机系统项目成交公示
医疗质量督查系统(七期建设)成交公示
血研所网站制作项目成交公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拟录用人员...
  媒体视点
 
瑞金名科|放射科:为“新”而生引领医学未...
瑞金名科丨核医学科:医技交汇助患者“精准...
瑞金名科|重症医学科:护航每一个“生命胜...
瑞金名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研并重惠...
瑞金名科 | 内分泌代谢学科:始终瞄准临床...
  瑞金动态
 

Copyrights © 2005~2017 rj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办   党委宣传科协办   计算机中心制作   联系电话:021-64370045、021-34186000
  沪ICP备08114583    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10005号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English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954号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