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5
11月12日,一位80多岁的老伯挑战了生命的奇迹。只用了15分钟手术时间,一枚重量只有2克,尺寸如维生素胶囊般的心脏起搏器,通过他腿部的静脉植入了心脏,未来的12年,他将与这款“胶囊”起搏器共存。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这款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吸引了不少眼球。它就像一颗维生素胶囊,其长25.9毫米,体积1.0立方厘米,重量仅2克,事实上,它比传统起搏器小90%。据悉,这款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已经在瑞金医院进行临床试验,为了验证起搏器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正在进行的这项上市前临床研究。包括瑞金医院在内,这个项目正在中国的7家医院开展85例手术。
在这之前,73岁的靳老伯是上海首例参与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上市前临床研究的病人。三个月前,老靳接受了这个特殊的手术。
靳老伯患的是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也被称为“快慢综合征”,安装起搏器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再接受一次传统的起搏器植入手术。靳老伯很难承受,因为他有20年的高血压史,而且还接受过直肠癌手术。经过了一番纠结以后,靳老伯一家决定挑战一下生命——选择无导线起搏系统。手术很成功,手术8个小时以后,老靳已经可以下床。
三个月来,靳老伯已经到瑞金医院来随访两次,一切都很好。用靳老伯的话说,“而今真的是没有一点感觉。”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3个病人在瑞金医院接受了这样的手术。根据计划,瑞金医院一共有15位病人参与这个项目。与此同时,全国已经有50位病人用上了“胶囊”起搏器。
虽然这款起搏器只有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但它的电池寿命预计长达12年,而且还兼容MRI核磁扫描,让患者可以放心接受影像扫描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吴立群教授表示,对于医生来说,“胶囊”起搏器不仅变小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皮下放置脉冲发生器,不开膛破肚,将创伤减至最小。
据悉,这款“胶囊”起搏器,目前在中国进行上市前研究,据悉,从8月份至今,瑞金医院已经有13位病人参与。上市前临床研究以后,专家们还将对这些病人进行严密的随访监测。在欧美已是成熟的医用装置。
据介绍,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已经用了两三年,在全球积累了22000个病例。估计两三年后,这款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有望走进国内医院,大面积被使用。
文/顾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