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主页
关注我们
微官网
扫描关注
服务号

媒体视点

[新民晚报]省下5万元,患者少了手术负担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9-05-08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从1817年发现至今,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杀手”。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明确,无法根治,且人们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依然不足,治疗水平的地区差异明显。相当一部分中晚期患者因经济负担,最终放弃进一步手术治疗可能带来的帮助。

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我国有超过2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占全世界帕金森病总患者数近一半,且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万人。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近年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此外,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和“面具脸”也是主要症状。

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前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功能神经外科举办“世界帕金森病日”健康宣教。该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帕金森病第一人”的陈生弟教授坦言,帕金森病本身不致命,一般不影响寿命。但是,若没能得到及时合理治疗,随着疾病的进展,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而致残,最后出现可能会威胁到生命的并发症。

尽早接受规范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一定要早期接受规范化药物治疗。”陈生弟教授表示,帕金森病进展到中晚期时,对药物的反应会变差,药效维持时间会缩短。

有相当一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因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耽误治疗。63岁的周先生10年前确诊帕金森病前,由于没有静止性震颤的症状,一家医院的骨科将其诊断为颈椎病,治疗一年左右不见好转。来到陈生弟教授的门诊后,对症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控制。

陈生弟教授说,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则是药物的有效补充。一名60多岁的男性患者在外院明确诊断后服药一年,病情始终控制不好,陈生弟为他调整了药物和药量,优化用药方案,其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治疗效果的差异,与医生本身的水平有关,也与患者依从性有关。有些病人,药吃吃停停、医治周折、频繁更换医生,效果难以确保。”

陈生弟教授强调,帕金森病除药物治疗外,辅以科学护理和康复锻炼的综合治疗也很重要。目前,他正在北京、上海等地推广帕金森病患者的太极康复锻炼,有效减轻患者肢体僵硬程度、改善肢体灵活性、提升患者记忆力。

费用昂贵医保减负

帕金森病的治疗是药物、DBS(脑深部电刺激,即脑起搏器)手术、肉毒素、康复、心理及饮食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孙伯民教授介绍,DBS就是在大脑中安装一个脑起搏器,通过植入大脑的电极,发射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核团(苍白球内侧核或丘脑底核等),调控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减轻控制症状。

“DBS有严格手术指征,当药物控制症状的效果明显减退、出现明显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病情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时,可让医生评估进行手术。”孙伯民教授介绍,DBS除了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僵直等,亦能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一次手术可维持15年,此后再将电极取出并做“升级”。1999年,孙伯民开展了中国大陆第1例DBS治疗帕金森病。不过在我国,目前仅有千分之三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远低于美国8%的比例。高昂的费用是影响患者享受DBS的绊脚石之一。

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军介绍,调查显示:2014年,帕金森病患者全年平均支出疾病相关费用占家庭年平均收入的44.8%。特别是DBS的费用,20万元-30万元全自费。

去年4月1日,在上海市医保部门推动下,DBS被纳入医保目录。全市主要的DBS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有瑞金医院、华山医院、长海医院等。所有DBS治疗患者均可在起搏器部分享受5万元减免。孙伯民教授介绍,一年来,瑞金医院共进行DBS手术600余侧(患者根据病情接受一侧或两侧手术),较未纳入医保前的年手术量增幅达近50%。

/左妍


 
  医院公告
 
诊间多媒体信息屏统一管理项目成交公示
堡垒机系统项目成交公示
医疗质量督查系统(七期建设)成交公示
血研所网站制作项目成交公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拟录用人员...
  媒体视点
 
瑞金名科|放射科:为“新”而生引领医学未...
瑞金名科丨核医学科:医技交汇助患者“精准...
瑞金名科|重症医学科:护航每一个“生命胜...
瑞金名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研并重惠...
瑞金名科 | 内分泌代谢学科:始终瞄准临床...
  瑞金动态
 

Copyrights © 2005~2017 rj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办   党委宣传科协办   计算机中心制作   联系电话:021-64370045、021-34186000
  沪ICP备08114583    沪卫(中医)网审[2014]第10005号    版权声明    隐私政策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9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