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百年前的中国,历史的大潮汹涌而动,浩浩汤汤,无数人都在奋力追赶近代化的潮流。为了实现先进的医疗,广慈医院应运而生。它自1907年成立起,依靠着贫富一视同仁和廉价的医疗,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在沪上有口皆碑。
可是我们知道,患者来看病,光靠费用低,哪能指望患者拿性命托付给你?真要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还是得靠过硬的医术。
为了保持高水准,广慈医院对医护的招聘十分严格。当时来华的西方医生毕竟是少数,为了让医院后继有人,广慈医院建立之初,就肩负着医学教育的任务。而对人才选拔严格而慎重的态度,便是今天瑞金“追求卓越”的最初表现之一。
01 严格方能出高徒——震旦学院
今天到瑞金医院走一走,会发现旁边就是如今的交大医学院。同瑞金医院一样,这交大医学院也是个有来历的主,它的历史也能追溯到那个风云激荡的百年前。
和上回不同,这回咱们要说一位中国创始人了。
马相伯,这人可不简单!据说年仅12岁时,徒步走了11天来沪求学,进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后精通7国外语,30岁时获神学博士学位。一毕业,就是当时有名的学者了。
啧,还是很厉害的。
可不,他也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除了震旦学院,如今的复旦大学就是他创立的多所学校之一。
1908年,他在法租界捐银置地,好家伙,一下就是好几万银元。当时他一心想实现大学增设医科的愿望,故特地择邻广慈医院,成立了震旦学院,就为了医学必须要在医院实践,而这就是交大医学院的前身之一。
1912年,法籍传教士孔明道任震旦学院院长,随即着手建立医科。1916年,薛佩礼博士来到震旦学院主持医科的发展工作,并兼任广慈医院内科主任,从而使震旦学院的医科向着创办正规医学教育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由于都是法国人主导办学,学院不仅使用法语教学,办学理念也紧跟当时先进的法国医学。
那时,西方人办的医学院选拔非常严格。而震旦医学院也“不遑多让”,对学生严格有加:1920年前每届新生数在2-10名之间,1920年后每届有10余名,到30年代初才达到30名以上,但淘汰率高,各届毕业生数几乎没有超过10名的!而要想留在广慈医院,那就必须是第一名,每年只有唯一的一个名额可以留广慈!
除了严格的考核,震旦医学的教育也走在时代前列。教学上特别注重临床实践,可谓直接吸收了以“医院医学”为特征的“法国学派”长处。
学生从第三学年起,每天上午都要去医院实习诊断学及小手术。第四学年每日上午在广慈医院各个病区及门诊见习,并接受临床授课。第六学年临床实习。这种扎根于医院、注重临床教学传统的法国医学教育体制,深深融入到医学生的塑造过程中。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堪称苛刻的淘汰机制和重视实践的教学理念,让震旦医科毕业生受到了广泛认可。1930年,法国总领事署公布的界内行医章程中规定:“凡持有震旦大学所给之医学博士文凭者,得有在法租界内行医之权。”
广慈医院的成就和震旦医学院密不可分,医学院为广慈医院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素质的人才。而严格教学、注重实践,也逐步成为了今天瑞金医院人才培养培育的基因。
02 最早的“广慈护校”
时间来到1936年,中国的历史又翻过了若干页,清王朝早已进入了历史的故纸堆,北洋的军阀换了一茬又一茬,终于还是黯然谢幕,没逃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老俗套。
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广慈医院已经是沪上知名的医院,每年为6万多人解决病痛,发展不可谓不好。
不过,有了医学院培养好医生,还不能缺了好护士,不是吗?
1936年,广慈医院开办学制三年的高级护士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学生,规定在校期间不允许恋爱、结婚。护校上课教师大多由广慈医院医师兼任,除英语外还学法语。
据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陶祥龄回忆,她于1947年考入高级护士学校,那时护校的教室、宿舍等均安置在“二、三舍”整个三楼,一个学期的学费需要十担米,在当时是极其昂贵的。
“20后”的王振义院士,那会儿还是小年轻,刚从震旦医学院毕业的他,每周都要来给护士们上课。这么看,这里还真是“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由于护士奇缺,早期广慈护校的学生们自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就进入病房实习,边干边学。护士“小姐姐”们都特别争气,客观上让她们动手能力极强,尚未毕业就具备了较好的实践能力,可独挡一面护理病患。
解放后,广慈医院护校整体搬迁,“二、三舍”三楼那段护校原址的历史也由此划上了句号。往事如烟,旋即不见。女学生们谈笑间仿佛定格在广慈的故事里,温婉无言。
依托震旦医学院和“广慈护校”,广慈医院有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人才,当年他们风华正茂,如今许多人将自己的半生心血都浇筑在医学事业上。他们为广慈医院乃至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四十年的时间很久,但还不够演绎广慈所有的精彩,往后的日子里,它的名字将步步升华,更加熠熠生辉!
我们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撰文/殷有为
素材来源/《广慈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