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了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工作交流会,公布了“十三五”运行情况的评估结果:全国共有84家实验室参加此次评估,经专家组两轮评价,其中16家“优秀”,58家“良好”,8家“整改”,2家“未通过”。我院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排名第二)。
“十三五”运行情况评估结果

会上,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卫庆教授,作为“十三五”评估优秀重点实验室代表进行特邀报告,对实验室的总体定位、研究成果及“十四五”发展构想做了主旨报告及经验分享。
[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简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原国家卫生部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4年10月,于1996年12月经原国家卫生部组织验收通过。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现任实验室主任王卫庆教授。
实验室以转化型医学理念的内分泌代谢病系统生物学研究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国家需求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以建设国际先进的内分泌代谢病实验室为目标,深化和提升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诊治、预防预警和研发体系。
多年来,实验室以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治疗新策略研究”与“内分泌肿瘤的分子分型与临床诊疗研究” 为主要研究方向。代表性成果包括,揭示全国范围常住与流动人口糖尿病严峻形势,十年随访(4C研究)解析病因变迁,创新治疗模式;提出内分泌肿瘤三类十种分子分型方法,创建新型分类体系,系统建立 34 项诊断新技术与 5 项治疗新方案,极大提高内分泌肿瘤诊治水平。
“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共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50篇,其中被SCI收录学术论文220篇,被F1000收录论文1篇(Recommended by Faculty Memberes at Faculty Opinions),在中科院1区发表的论文62篇;申报各类专利80余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42项、国外发明专利3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6项、外观设计1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3项;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青年长江、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12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24人次。
撰稿:王敏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