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冠疫情无疑是对我们这代人的考验。虽然还稚嫩,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我们共同的誓言!尽责不分大小,我们医学生也有医学生的担当!”——这是瑞金临床医学院的医学生在报名医院发热咨询志愿者时给导师的短信,也说出了很多小伙伴们的心声。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我市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给医院和医务人员带来新的挑战。秉承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瑞金人再一次站在了全力守护百姓健康的最前线,这其中也不乏同样被瑞金文化浸润的瑞金规培生和医学生们,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驻扎急诊抢救室的“小医生”
2020级住院医师规培内科基地轮转医生 王鑫鹭
没想到真正的大考来得这么快,这两天,我所在的急诊抢救室肉眼可见地忙了起来。从早上七点半开始,我便和大家一起投入战斗中。查房、制定治疗方案、与家属沟通病情、开医嘱、临床操作、记录病程,还要随时准备着收治新的危重症病人入抢救室。面对新冠患者,科里的老师们都毫不退缩,大家穿上防护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诊疗工作……
老师们时常关心我的健康状况,我还收到了医院工会发放的防疫礼包,想到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们,感到很有安全感。要是被感染,我也不怕,因为我知道有瑞金医院这个强大的后盾力量在保护我。我想,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如果说疫情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那么抢救室就是与疫情短兵相接的“前线阵地”,看到急诊科各位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竭尽全力的救治每一位患者,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坚信这场战争我们一定能打赢。
驻扎重症ICU的“小医生”
2020级住院医师规培外科基地轮转医生 祝有位
12月起,我和陈璨、姚欢和徐程程四位住院医在重症二病区轮转。在瞿洪平主任的带领下,重症病区迅速针对抗疫新形势进行调整,事无巨细,旨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医护及重症患者的安全。我们要适应疫情的变化,病人其实也在适应疫情带来的影响。我在值班时看到的一幕让我非常感动,一位肺术后的老爷爷需要在辅助下咳痰,但他神情焦虑不愿配合,住院总老师拿出自己的手机,拨了一通电话给老爷爷的女儿,向她介绍了老爷爷的病情以及咳痰的重要性,在女儿的鼓励下,在我们的耐心引导下,老爷爷仿佛重拾了力量,咳出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口痰。
疫情无情人有情,让病人感受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力量。医院工会的抗疫礼包已经火速发到我们的手上,我也登记了医院安排的疫苗加强针,这样的防护让我感到很安心。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来自各方面的关心,真的受宠若惊。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咨询热线志愿者
2015级法文班八年制学生 曹羽钦
一直想为这波疫情做点什么,在支部微信群里看到热线志愿者的报名链接后,我毫不犹豫的“点了进去”!当晚便与其他38位来自临床医学硕博研究生、本科生、医学检验专业的报名同学迅速集结成队。经过简短又充实的岗前培训,我们于12月12日正式上岗,错开平日的学习工作轮流排班,每人负责8小时的线上咨询答复。如何识别出需要线下就诊的高风险患者,同时尽可能缓解发热门诊的接诊压力,成为我们咨询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互联网门诊和线下门急诊的“预检台”,我们无法给予咨询者最直接的用药指导,但可以凭借自己身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各个权威渠道的信息发布,为千差万别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解答”,为迷失在信息风暴中的咨询者指明一个清晰的方向。
咨询热线志愿者
2020级“4+4” 陈子龙
当得知医院招募发热咨询热线志愿者时,我和同学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因为我们知道,作为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全面的知识和过人的本领,更要知行合一,用行动去诠释医者的仁爱之心。在这疫情的危难关头,作为瑞金临床医学院的学子,虽然不能像老师们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是也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贡献出我们微小的力量。我们运用岗前培训和课程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通过热线电话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安抚患者们焦虑的情绪。“您好,这里是瑞金医院发热咨询热线”、“请您不用担心”、“不客气,祝您早日康复”……短短几天时间,这样的话语不知重复了多少次,虽然忙碌,但每次帮患者解决好问题、每次听到患者真诚的感谢、每次感受到患者不再紧张焦虑时,还是由衷得感到我们的工作是充满意义的。
互联网门诊咨询志愿者
2019级博士 刘成林
面对即将来临的医疗需求的急剧增加,作为瑞金医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希望能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之余,利用自身所学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报名参加了互联网咨询和瑞金400热线服务。工作伊始,当病人询问到互联网就医具体操作时,第一次接触时的我也会感到迷茫,但好在我的身后还有医院各部门负责老师们。通过向各位老师反应具体情况后,总能得到老师们第一时间的回复和指导,顿时让我安心不少。同时,每每在帮助到患者后,患者一声声“感谢”,也让我倍感温暖。“治愈”是“有时”,所以更多时候需要“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热线电话和互联网咨询的志愿工作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互联网医院发热咨询志愿者
医学技术学院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吴灏洋
在发热患者增加的情况下,我主动报名参加了瑞金互联网咨询志愿服务,解答患者的疑惑,帮助减轻互联网门诊老师们的工作负担。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了,在之前的大上海疫情保卫战中,我主动报名参加社区核酸检测队,在向居委书记请愿时,我骄傲地说: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曾经在瑞金医院病毒室见习过,有相关的新冠病毒防护知识。在两个月的服务中,我的表现也得到了社区和邻里的肯定,社区的感谢信和志愿服务证书更坚定了我继续服务他人的信念。我想,作为一名医学生,心怀仁爱,热心公益,是最基本的准则,不止我,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在为之努力!
学生们的大爱与无畏,让瑞金的老师们无比骄傲,更是为他们的安全保障“操碎了心”。据悉,瑞金临床医学院目前共有本科生(含留学生)、研究生、规培住院医以及进修医生共两千余人,学院第一时间为大家安排了线上+线下的可选课程;为留院坚守岗位的学生们配备与本院职工同等充足的防护物资供应和抗疫爱心包等福利。对于被感染的学生,还贴心提供宿舍或隔离酒店,给与居家隔离生活保障、药品保障等多重保障措施。
这是一座有爱的医院
善爱的力量会在这里带动更多人
温暖寒冬,也温暖这座城市
心有暖阳,不惧寒冬
谢谢你,瑞金学子们
我们共同加油
所有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撰文| 唐文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