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下午,著名作家孙甘露和著名导演江海洋做客我院瑞金讲坛,与广大医务职工一起分享“上海文学和电影的表达”,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代表医院致欢迎辞,宁光院长出席。

江海洋导演
非常荣幸能来到瑞金医院讲文学、讲艺术,大家都说,“热爱生活的人”和我们打交道,“热爱生命的人”和医生打交道,所以我感觉今天在这里与大家聊天,就是“生命”与“生活”的欢聚,“艺术”与“健康”的桥梁。
甘露和我都是上海人,我们从小在上海长大,上海与我们的生命有不解之缘。《千里江山图》这部小说便是以上海为主题,讲述了一群革命者在晦暗不明的时代里,如何坚持信仰,秉持信念,勇于前行的故事。他前期花了大量时间来考察上海的历史、路名、文化古迹,这才带来了小说难得的亲切感。我们期待甘露的这篇小说将来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带我们重温历史,重温那段火红的岁月。

孙甘露主席
《千里江山图》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真实的历史事件。小说创作之前,我做了很多资料上的准备,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李伟长副社长专门安排了去龙华采访,龙华纪念馆也提供了大量史料。关于小说的背景,我请教了很多专家,比如说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先生,华东师大陈子善教授等等,听他们漫谈那段时期的历史与文化风貌。
小说的背景是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制造白色恐怖的时期。讲述的是30年代初,中共中央必须要从上海转移到瑞金苏区的过程。这个转移行动之所以叫“千里江山图”,是因为从上海到瑞金,直线距离大概有1000里地,但是因为许多原因,无法从陆路通行,必须通过上海到香港,再从汕头一路北上,这个路程大概有3000里地,因此得以冠名。
为增加艺术性,我有意识地插入一些经典文本,如在主人公陈千里刚刚躲开敌人的抓捕,与易君年第一次接头时,刻意描写了贴在卡尔登大戏院门口的歌剧《图兰朵》海报上的台词:“在图兰朵的家乡,刽子手永远忙碌。”这个细节并没有严格按照历史事实来描写。
小说中的上海元素,表达了我对上海的独特情感。我虽出生在上海,但我母亲是江苏人,父亲是山东人,对于城市和文化我有着这样一个思考——通常我们定义一个人是哪里人,广州人、北京人还是上海人,有很多可以描述的方式,比如根据出生地、工作的地方,或者买房子的地方,都可以,但还有一个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指标——这里埋葬过你的亲人,所以我把这份情感赋予给小说中的人物,他在刑讯拷打之下也绝不张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认为“我可以死在我父母死的地方”,这份情感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这个地方的认同。

现场气氛热烈,许多与会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生活经验向两位嘉宾提问,骨科主任医师梁裕、团委书记杨溢、骨科主任医师刘志宏提出“如何看待文学‘沪军’”,“中法电影的差异”,“媒体变迁与阅读习惯”等问题。
党委副书记俞郁萍就策展“思南读书会”感悟、《千里江山图》创作缘由等进行了交流与讨论,院长宁光结合阅读感受,探究小说情节与一大会址的关系,书中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路线的关系等,两位嘉宾分别谈了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院长宁光为孙甘露、江海洋颁发瑞金讲坛授课证书,大家相谈甚欢、意犹未尽。

本场讲坛不仅是一场艺术和文化上的盛宴,对所有党员来说,也是一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体现了“科学求真、人文向善、艺术向美”的瑞金讲坛的主旨与精神。
瑞金讲坛从2004年开讲至今已经走到第二十年,二十年来,我们邀请来一位位各行业的大咖,用一场场饱含人文情怀的演讲,丰富了我们的心灵,涵养了我们的医学精神。今后,瑞金讲坛将持续为医务员工奉献人文饕餮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