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发展处

通知公告返回首页

关于组织申报“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的通知

发布者:科技发展处       发布时间: 2025-04-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市的重点战略部署,系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各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进科研范式变革与跃升,学校决定正式启动“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现面向全校征集项目申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目标

“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旨在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聚焦高价值场景,推动学科前沿突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并为申请上海市及国家级重大项目奠定基础。本计划鼓励年轻科学家积极参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二、申报要求

(一)高价值场景导向

项目需围绕学科领域内的国家重大需求或前沿科学问题,突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和可行性。鼓励聚焦以下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AI驱动的科学前沿突破,解决科学领域关键问题;

2. 高价值场景下共性AI工具、系统或平台的开发;

3. 面向重大应用场景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如药物研发、新材料创制、医学诊疗等)。

(二)双负责人制

1. 每个项目须由相关学科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人员(青年科研人员优先)组队设立。两位负责人(科学负责人和AI负责人)应紧密协作,共同提出科学问题、明确研究目标、设计AI技术方案并推动技术落地,确保项目的科学前沿性与技术先进性。科学负责人为主申报人。

2. 申请人需为校本部相关单位、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在职在编的科教人员(规培人员和博士后不在资助范围)。

(三)项目类别

 前沿探索方向:以探索性研究为引领,不设定具体领域限制,鼓励自主选题,旨在聚焦学科前沿科学问题,以AI4S“双创新的方式探索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重点规划方向:以核聚变、脑科学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为导向,对接国家或上海市重大需求,旨在以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攻关,为培育市级重大专项或国家级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行业应用方向:以行业应用为导向,侧重于支持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应用转化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旨在推动AI4S的产业化进程,使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并提升各行业的科学研究与产业效率。

(四)成果导向与外部支持

项目需明确预期成果(不限于高水平论文和专利等),并积极对接上海市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争取外部资源支持。

(五)限项要求

每位负责人当年限报1项项目。医院限报2项,需经院内遴选。

三、 支持方式

1. 经费支持:学校将为入选项目提供启动经费,用于支持前期研究、团队建设及成果培育。其中:

前沿探索方向项目支持额度为50万元/项,共支持不超过10项;

重点规划方向项目支持额度为100万元/项,共支持不超过2项;

行业应用方向项目支持额度为100万元/项,共支持不超过3项。

原则上科学负责人所在单位提供11配套支持。

2. 考核方式:项目执行期为一年。需提交中期进展报告、进行结项答辩。项目原则上只能延期1次,且延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

3. 激励机制:结项考核优秀者可以给予滚动资助奖励,结项考核良好及以上者给予不超过1名博士名额奖励。

4. 容错机制:前沿探索项目允许失败,结项需提交分析报告。项目考核以科学贡献为标准,失败项目也可认定结项优秀。

5. 项目孵化:优秀项目将优先推荐申报上海市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并提供申报辅导;具备显著的产业转化前景的项目,将优先提供资源对接服务。

原则上已获得国家、省部级、校级支持的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四、申报流程

1. 申报方式:采用单位限项推荐方式申报。每个附属医院限推荐2项,推荐项目类别不限,科学负责人和AI负责人所在单位都可推荐,但一个项目不可重复推荐。

2. 材料提交:申请人需按照要求填写《“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项目申请书》(附件1)和《“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申请清单》(附件2)。请将填写完整的附件1word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和附件2电子版提交至kykchz@163.com

3. 申报截止时间: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417日下午17:00包括项目清单、项目申请书(word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命名方式:项目类别-单位全称-项目名称-科学负责人),逾期不再受理。

4. 联系人:陈喆665921;倪明665922

附件:

关于组织申报“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的通知.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