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返回首页
关于申报2025年度上海交通大学“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A类项目的通知
发布者:科技发展处 发布时间: 2025-11-13
为全面落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工作推进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决定启动“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A类项目申报。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计划目标
“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旨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和战略价值的AI for Engineering成果。
二、项目对象及支持方式
A类项目本年度支持50周岁及以下(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科研人员瞄准人工智能与工程交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创新性、突破性研究。计划每项支持100万元,本年度支持不超过5项。
- 项目要求
1.每个项目须由工程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科研人员联合负责。双方应紧密协作,共同提出科学问题、明确研究目标、设计技术方案并推动工程应用。双方协商确定一名科研人员为主负责人,另一位为联合负责人。
2.双方负责人需为校本部相关单位、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在职在编的科教人员(规培人员、博士后、入职手续办理过程中人员不在资助范围)。
3.每人每年度只能负责或参与一项课题,超项申请无效。已作为负责人承担在研的上海市教委“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赋能学科跃升计划”、上海交通大学AI4S种子计划,或已申请“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B类项目者不得申请本计划。
4.优先支持企业参与并配套的项目。
四、执行及结项要求
1.A类项目执行周期为3年。项目原则上只能延期1次,且延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
2.项目执行期内,团队需组织一次研究主题相关的“科技论剑”交叉论坛。
3.项目团队应按照任务约定、勤勉诚信地开展项目实施,提交项目中期报告和结题材料,并积极配合各项工作。结项考核优秀者考虑给予滚动支持。
4.项目需明确人工智能赋能工程领域研究发展相关成果,项目结题重点关注研究形成的专利、软件著作权、样机/原型机、实验系统/平台、示范工程、行业标准、高规格测试与认证等等。
5.积极对接上海市、国家级和重点企业科研项目,争取外部资源支持,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6.如项目研究涉及人或实验动物伦理,需提供相应伦理委员会审查证明。
7.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出版或发表时应规范标注“‘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I for Engineering Initiative。
五、申报流程
1.申请方式:项目采用单位推荐与个人自荐方式,申请材料经所属单位审批后,由主负责人所在单位统一汇总提交科研院(单位推荐与个人自荐分别提交)。
2.材料提交:负责人按照要求填写《上海交通大学“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A类项目申请书》(附件1)和《“AI for Engineering”赋能计划A类项目申请清单》(附件2)。将填写完整的附件(word版和纸质签字版)交至科教处,电子版交至kykchz@163.com,邮件命名方式:AI4E-A类-单位全称-单位推荐/个人自荐。
3.提交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16日(星期日)中午12:00,逾期不再受理。
院内咨询:陈喆,665921;倪明,665922。
附件下载
